招生就业
张凯童,中共党员,统计学院2018级经济统计学本科生、2022级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统计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硕士生第二党支部副书记。本科获一等奖学金、“优秀党员”及“优秀毕业生”称号,研究生期间学业成绩排名学院第一,获一等奖学金。大学期间曾于安永咨询、国信证券、国寿资管、中金公司实习,研究生期间在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参与日常及暑期实习。目前已获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中银基金、银河证券、招商银行北分等单位offer,计划毕业后入职中国建设银行总行。
好雨知时节
谈及最深刻的印象,张凯童首先回忆起2019年初秋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时的场景:十里长街,一片欢腾,无数小我融入大我,时代的欢愉洋溢在所有人的脸上。“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看似平凡的雨滴却知春意正浓,自当“润物细无声”。大学期间,张凯童在统计学院本科生、硕士生第二党支部工作,并参与献血和志愿活动,在身边事、平凡事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他表示,在统院这个大家庭中,大家互帮互助、互相提升的经历是他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统院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你我或为雨滴、或为草木,或润物无声、或蓬勃生发;倏忽之间,已然春色满园。
轻舟已过万重山
回顾实习与秋招的历程,张凯童乐于将其描述为“造一楫轻舟,顺流而下”。校园里所学像是画出一幅图纸,人或可清晰地知道何处使用铆钉连接木板,但应选用何种锤头、使用多大力气敲打,仍要在实践中感受。从年前利用代码实现Markovitz资产配置,到初春将其改进为B-L模型,再到夏天实现分位数选股交易回测,一如伐木、制板、安装铆钉等,在由简及繁的工艺下,一艘小船就此完成。在秋日还未散去的暑气中,小舟顺水漂去,目的地一时难料,但两岸山水竞相映入眼帘;与其说是胜景如画,其实是脚下有舟可假。他认为秋招也是如此:时间如流水般不曾停歇,虽然不知道最终会作何选择,但他相信实习所带来锻炼终将引导他靠岸。回头望去,好似启程不久,其实轻舟早过万重山。
何妨吟啸且徐行
张凯童表示,信息流的冲击曾影响着他的情绪:有时收到面试通知,好似“春和景明”,能开心许久;有时听说有关缩招的小道消息,则又变成“淫雨霏霏”,甚至可能郁闷到食欲不佳。然而,纵观秋招全程,他的决策受这些消息影响者少之又少,大面仍由专业经历、行业偏好等决定。既然如此,览物之情,“何必”异乎?不如“少听穿林打叶声”吧。秋招固然是一场信息战,但它不应变成“情绪战”。如同事件驱动下的恐慌导致REITs价格偏离中枢一样,情绪波动后的非理性决策或给就业策略带来严重影响。他说,“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即可。穿林打叶的雨滴从不会阻挡前路,即使春风料峭,山头斜照总会相迎。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变化莫测的秋招状态不禁让人对未来感到一丝迷惑:人生是否像浮萍一样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张凯童认为,事物的变化本就有着人为与随机两部分含义。个人的努力决定了发展的大方向,在此背景下也需要一份平常心,来对待生活中的随机波动。至于研究生阶段的求职,与其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而扰乱心绪,不如向四周看看,感受一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眼观当下,实习所积累的专业知识与社会经验、面试所增进的表达与协作能力、在这一众秋招经历中所体验到的生活哲学,无不让我们变得成熟与平和,也许这些也正是值得“吾与子之所共适”的那份宝藏吧。
谈及六年统院的学习历程,张凯童表示,在临近毕业的时光里,无数生活瞬间涌向眼前。他常常想起那些与老师们的谈话,无论是班主任、辅导员、还是任课教师,一言一语之间让他逐渐明晰了自己的未来思考;回忆起自己论文一步步得到完善的过程,导师刘立新教授广阔的科研视角和严谨的逻辑思维对他而言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步步走来,感恩常怀在心。“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张凯童祝愿学院桃李芬芳、蓬勃发展,祝愿各位老师工作顺利、同学们前程似锦,实现自己的梦想与价值。